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实现了较快的恢复增长。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已从负变为正,第三季度的增长率为4.9%,全年的增长率为2%。
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将从结构性恢复向全面恢复发展,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将逐步增强。但是,流行病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 2021年,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并为经济复苏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合理范围内促进经济运行。
自2020年以来,在新冠肺炎影响下的灵活用工形势同时存在“危机”和“机会”。许多中小企业遇到了“危机”,但是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灵活的就业方式为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灵活用工是一种新的就业形式,它的优点是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灵活性,增加劳动参与率和增加劳动收入方面,传统用工形式无法替代。
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稳定就业,特别是解决关键群体的就业问题,我们必须勇于释放灵活用工的潜力并发挥积极作用。
灵活用工的发展增加了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灵活用工平台具有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创业成本低的特点。
它为建筑工人、网红主播和其他群体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为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提供公平且没有差异。就业收入,缩小了收入不平等。
灵活用工模式减少了摩擦性失业。这种新的就业形式依靠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来组织劳动力资源,大大降低了劳资双方的搜索成本,联系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了劳动力供需的快速匹配,改善企业与劳工之间的关系。对接效率。
灵活用工有利于充分激发工人的潜力,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在新的雇佣形式的雇佣模型中,从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并直接从客户那里获得第一手服务评估,从而使从业人员可以更快,更直观地体验客户需求,从而增强服务客户需求的能力并帮助塑造专业素养。
此外,灵活用工可以是兼职和共享的特征,因此那些有工作能力的人可以通过新的就业形式获得额外的收入。
灵活用工的发展满足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新的就业形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同时增加了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从业者的观点,放弃了9到5的限制性限制,实现了时间和经济的双重自由,实现了劳资双赢。
据了解,目前全球有将近4亿人面临再就业问题,据估计,十年内将有近1亿中国人失业。 “灵活用工”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将来,中国有1/3的企业将采用灵活用工方式。中国对灵活就业的需求巨大。未来,灵活用工市场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