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一个大热的新闻,惠及全体一般纳税人,这就是留抵退税政策。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今年全年将释放增值税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所有的退税将全部直达企业。
其中,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全额退还,增量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
根据最新国家税务总局统计,留抵退税已经顺利发放了4200亿。
那么拿到退税的企业,可以利用这些钱去再生产,创造更多的效益。
一大票企业已经或即将获得“真金白银”大礼包,务必注意查收。
那么,增值税留抵退税到底是个啥优惠呢?
今天这篇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留抵退税
留抵退税,顾名思义,就是对留抵的(进项)税额进行退税。
这个政策和小规模纳税人没啥关系,因为小规模纳税人是按征收率来缴纳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则是按销项税减去进项税的算法缴税。
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其中,销项对应收入端,进项对应成本端。
理论上,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会大于进项税额。
但是存在个别情况,比如公司集中采购原材料或者购买贵重设备。
设备贵重,相应形成的进项税也就非常多,可能轻轻松松就挂个上千万。
这时候,进项就很可能大于销项,应缴增值税为“负数”。
比如制造业企业就是如此,因为做精密加工所需仪器和设备及其昂贵,进项税压力极大,销项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陆续释放。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留在账上。等到以后有更多的销项了,一点点去抵扣。
在账上留作抵扣的这部分进项,我们称之为留抵税额,留着以后抵扣的进项税额。
或者这么说,留抵税额意味着,我不仅不用交税,税务局还应该“倒找我”钱。
实际上,留抵税额其实挤占了企业的资金,尤其是那种一挂上千万的,对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而言,可谓压力山大。
而如果留抵税额能退回来,而不是留着以后再抵,企业可能会马上得到一大笔资金,这笔资金可以用于各种支出,有时可能连对银行的借贷都省下了。
某资源类企业,做矿产开采,因为开采需要配套大量设备和人工,现金流压力巨大。
因此,我们开始逐渐实行留抵退税政策。
2019年4月后,对增量部分的留抵税额实行退税:企业新购进的设备或者说投资形成的增值税可进行留抵退税。
今年,我国对留抵税额进行大规模退税。
今年的留抵退税有三点“升级”:
一是不仅是增量部分退税,存量也进行了退税,也就是说,哪怕是之前多年没有抵掉的进项税,全给你退了;
二是提前退付,以前,增值税退税都是到后面缴税的时候,销项减完进项,看差额再给你退税。
现在提前了,叫“购进退税”,不等你销售形成销项税和进项税做了差额后再退税了,而是你设备一买进来,这部分进项税就给你退了。这就让增值税占用资金的时间缩到最小。
三是扩大适用范围,增加退付比例,此前只是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是100%留抵退税,对其他企业和小微企业一般是给退60%,现在都退100%,支持力度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二、留抵退税的本质好处
留抵退税对企业以及市场都有诸多好处。
留抵退税表面上看是一个税务政策,但其实它更是一个金融政策。
首先,最直观的好处是减轻了企业的资金流压力。
在没有实行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之前,你企业产生了留抵税额,就只能慢慢拿来抵扣销项,但这个钱你是拿不到不能自由使用的,这部分资金被占用,企业负担也就加重了。
现在实行留抵退税,企业的增量留抵给按月足额退还,这将大大减缓企业的资金流压力,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正常生产。
但留抵退税背后的深意不止于此,以上只是表面的好处,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过去我们企业是什么?以销定产,以产定购。
对吧?多少订单,我产多少;用量多少,我买多少嘛。
那如果以前,我买100吨原材料的,
但是有了留抵退税之后,我就敢买300吨了。
嗯?为什么?
一是,买得多,采购单价是不是会下降?我好议价。对吧?
二是,我买得多,供应商给我的账期是不是也可能会长一点啊?
我现在买了300吨,比以前一下多了3倍,肯定消化不了吧,那我是不是就有留抵了?
这个钱,国家税务局就会退税退给我了。
单价低、账期长、还有留抵退税,买300吨,从企业角度来说,这个综合成本未必比过去买100吨高。
而且除了我有好处,也惠及了上游企业。毕竟其销售额提高了3倍,订单多了是不是有利于稳就业,他钱多了是不是敢恢复或扩大生产。
这个正是留抵退税的高明之处。
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皆大欢喜,企业没有后顾之忧,这将促使恢复生产稳就业,拉动需求和供给向新平衡态发展,有助于经济更好更快恢复。
需求不振,供需平衡紊乱,所以我们需要合适的“催化剂”,来扭转企业营生难和经济活力差的现状。
所以我们才说,留抵退税的本质是金融工具。
在留抵退税的具体安排中,还有两点值得大家关注。
一是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
存量留抵优先全退,增量留抵足额退还,先前会形成留抵的那部分资金就会直接投入小微企业的日常周转,这就实质上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小微企业贡献了80%的就业和50%的税收,让小微企业转动起来,小微转起来,就业和经济就都会向好,这将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恢复及增长。
二是重点支持制造业等行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六大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发现了没,上述六大行业都与民生息息相关,留抵退税也是有讲究的。
4月17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的公告》,
公告声明要提前退还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将此前安排的7月申请提前至自5月开始申请。
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上述六大行业的中型企业可以提前享受留抵退税,除了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外,还有助于保障民生。
通过提前退还尚未抵扣的税款,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约1.5万亿现金流。这不但有助于提升企业发展的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还能够促进消费投资,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优化。
留抵退税的安排中,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和重点支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是两大点睛之笔,小微企业贡献了80%的就业,六大行业也与日常民生息息相关。
可以说,留抵退税不仅是“真金白银”的税费支持政策,也兼顾了就业、消费等民生问题,力度非常之大,作用也值得期待。
三、留抵退税的注意事项
留抵退税是向一般纳税人退税,包括个体户中的一般纳税人也可以享受该政策。
当然,既然是退税,国家把钱退给你,那肯定是有条件的,需要符合四个条件,
一是信用等级AB级的,C级、D级犯过错误的,就别想了。
二是就是三年内呀,没有骗取过留抵退,没有骗取过出口退税,没有虚开。
也就是说没有犯过错误的好企业,国家才会给退。
三是,要求三年来呀,也没有因为偷税被税务局处罚过两次以上。
你看偷税处罚过一次都可以,两次以上就不行了。
四是,就是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或先征后返,这个是互斥的,也就是说你享受留抵退,就不能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措施了。
这个大家可要考虑清楚,到底哪种方式对自己最划算。
另外,千万不要利用留抵退税“骗税”。
税务部门前两天公布了5起,骗取留抵退税的案例。
分别在河北、广东、江西、西藏、辽宁。
这些反面案例,我看了,形式还是很老套,无非是隐瞒收入,或者虚开发票。
因为留抵退税是进项比销项多形成的,所以隐瞒收入,销项变少了,留抵就变多了,有了留抵就可以去申请留抵退税了;
虚开发票就是反过来,增加了进项,同样也会增加留抵。
对这5家企业,税务机关的处罚是,
首先,退回留抵退税款,然后,处以一倍罚款。
同时,涉及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在国家给出力度大、诚意足的优惠之后,不想着怎么亡羊补牢,反而是继续用过去违法逃税的手段,来骗税收扶持的好处,说一句不识抬举、恬不知耻不过分。
而且骗税,甚至比偷税,性质更恶劣、后果更严重。
因为偷税,从逻辑上,是“不缴本该缴的税”。避免正常纳税。
国家顶多是收不到你的税。
但是骗税,性质就不一样了。
是“你从国家的口袋里拿钱”。这个胆子得多大?
所以骗税打击力度应该更大,立案标准也会更低。
这5起案件,骗税金额都在10万左右。
大家想想平时通报的偷税案例,里面什么时候有金额是才10万左右就通报的?
任何想要骗取税收优惠的行为,都是自取灭亡。
四、说在最后
为了稳经济基本盘,GJ出台了各种税收优惠及支持政策惠及各类企业:
留抵退税,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的税费支持政策: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所有行业小微企业、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重点支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
阶段性免征增值税,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减免“六税两费”,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即六税两费)。
无论是留抵退税、阶段性减免增值税,还是“六税两费”等优惠政策,都只是税收优惠的一小部分。
在共同富裕的主旋律中,对正经做生意、为GJ创造GDP和就业的企业来说,一定会有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
依法纳税,合规经营,税费优惠将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