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全国都是一样的,机关事业养老金并轨改革完成后,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在核定养老金时采用的都将是统一的计算方法,大家只要掌握了养老金计算的关键点,自己就可以计算个人的养老金有多少了。虽然还做不到准确计算,但大概的估算还是没有问题的,与真实结果也会八九不离十了。
一位网友咨询:我是河南国企女性退休人员,1971年出生,1994年2月参加工作,1995年1月开始个人缴费,50岁办理退休手续,视同缴费月数11个月,实际缴费月数321个月,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16775.48元,基础养老金指数化工资6872元,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工资6908元,退休时养老金计发基数5907元。
这位网友问:养老金该如何计算?月基本养老金能达到3000元吗?
首先,养老金的计算规则
要明确河南省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计算规定。在河南省,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并且个人缴费的时间是1995年1月,如果首次参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间是1995年1月1日之后,并且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的计算比较简单,仅仅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如果是在1995年1月之前参加工作,由于还没有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工作年限被称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其次,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退休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或者:(养老金计发基数+基础养老金指数化工资)÷2×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55岁退休计发月数170,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养老金计发基数×(1+1992年9月后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计发系数。或者: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计发系数。河南省的计发系数是1.3%。
第三,这位网友的退休金有多少呢?
只要把有关数据代入这些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养老金了。
1、累计缴费年限等于缴费月数除以12,(321+11)÷12=27.67年,保留两位小数。
基础养老金=(5907+6872)÷2×27.67×1%=1767.97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116775.48÷195=598.85元;
3、视同缴费年限=11÷12=0.92年
过渡性养老金=6908×0.92×0.013=82.62元。
4、基本养老金=1767.97+598.85+82.62=2449.44元。
从计算结果来看,尽管这位网友的工作单位不错,但退休时的养老金比较一般,月基本养老金不足3000元,甚至还不到2500元。
第四,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累计缴费年限
累计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在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时候,采用的是累计缴费年限,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时候,采用的是视同缴费年限。
河南省对于原劳动合同制工人应交而未交保险费的时间和原固定工从1992年9月实行个人缴费以来应交未交养老保险的时间,不能算作视同缴费年限。不过,如果补交保险后,可以算作视同缴费年限。
另外,缴费是按照月来计算的,要换成年,被缴费月数除以12就是年限,要求保留两位小数。比如11个月就是0.83年,11个月就是0.92年。
2、缴费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个人历年对应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来计算,比如2022年个人缴费基数7000元,2021年养老保险缴费的工资是6000元,那么2021年的缴费指数为7000÷6000=1.1667,保留4位小数。知道每年的缴费指数后,把所有缴费指数相加,然后除以缴费年限,就是本人实际缴费平均指数。
这个指数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知道退休前所有年份的个人工资情况和社会工资情况,个人很难掌握这些数据。但是这些数据,人社局都是有的,我们大家也要相信人社局的数据,不会把某个人的缴费指数算小的。一个省份每年退休很多人,如果错了,那所有人都错了,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互动:每个月2400多元的养老金够用吗?